◈ 《全本小說推薦大明:距離滅國還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 第21章

《全本小說推薦大明:距離滅國還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 第21章(2)

來的鋼鐵都無法製作火炮。
雜質太多導致鋼鐵太脆,很容易炸膛。
雜質多的原因不是技術不行,是煤炭中硫磷含量高導致的。
此時的西方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,可是隨着西方基礎工業的發展,他們找到了煤炭脫硫脫磷的方法。
自那時起,中國冶煉技術和火炮技術開始全面落後於西方。
「這是手銃,鳥銃(火繩槍),三眼手銃…..」范景文繼續介紹。
「等等!」
崇禎指着其中一件火器問道:「你說這是自生火銃?」
「是陛下,此銃由畢懋康在崇禎八年製作而成,不用明火就能引燃火藥射出彈丸,工部小批量生產後存放至今。」
崇禎拿起自生火銃仔細觀察。
自生火銃的結構與其他火器相比略顯複雜,原來點火的位置被一塊金屬板,有彈性的金屬撥片和火石佔據。
由於年久失修,金屬撥片早已銹跡斑斑沒了彈性。
這特么不就是燧發槍嘛?
有了這東西,遠了不說,最起碼可以統治世界兩百年!
他把自生火銃扔到范景文手中,問道:「為何沒有大批量生產?」
「回陛下,臣剛到工部任職時也發現了此槍的特殊之處。
臣當時想批量製作,經過焦勖演示後才發現此槍的缺點。
首先火石昂貴,工部每年撥付的款項本就不足,沒有多餘的錢採買火石。」
「且此銃有許多不合理之處,如火石易掉,無法點火,火石碎裂,彈片斷裂等。
於是時任工部尚書的張鳳翔將此銃收於庫中,不曾啟用。」
「原來如此。」
崇禎點頭的同時也放下了心。
這些問題看起來很棘手主要由於設計不合理造成的,所以改造起來反而不麻煩。
假以時日,改造歸來的燧發槍肯定能讓大明軍隊橫掃歐亞,揚名世界。
「除了火炮,其他的火器依次測試。」
崇禎吩咐范景文。
小說《大明:距離滅國還有七天?
他坐吃等死了》試讀結束,繼續閱讀請看下面!!!